<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酒驾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3-06-26 15:43:53


            冬季天寒,很多人都喜欢喝两口小酒暖暖身子,而且随着时间距离农历春节越来越近,各式各样的年终聚会也会使人们饮酒的机会大大增多。因为有了这样的原因,使得即使经过三令五申醉酒驾驶案件仍然是层出不穷。另外,笔者还注意到在现实中很多人对于饮酒和醉酒驾驶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在这里想要给大家提个醒。

            误区一:这么晚了,交警未必会查到我,少喝一点也没有关系。须知避免酒后开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检查和处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保护驾驶者和其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因为存在不会被查处到的侥幸心理而在饮酒后开车显然是不正确的。

            误区二:我的酒量好,再说又只是喝了一点点酒,这样开车完全没有问题。须知每个人的身体对于酒精的耐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十分清醒并没有喝醉,可是你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却是严重超标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侥幸心理而驾驶车辆,那么对自己和对他人而言都是十分危险的。正如一些酒量大的人可能只是对酒精的耐受程度比较高,酒后反应不是很明显,但这并不表示其血液中没有酒精存在,而其血液中的这些酒精多多少少还是会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身体的反应能力。

            误区三:服用“解酒药”能够解酒。现下市场中一些“解酒药”热销,这些名称不一的“药物”声称可以保肝解酒,甚至有的标称可以帮助酒精在很短时间内代谢出体外,使酒精测试仪检测不出酒精。还有一些坊间流传的“土方”,如传说喝绿豆汤、含醋饮料等可以迅速“解酒”,那么这些方法真像传闻一样有奇效吗?事实并非如此,市面上销售的所谓“解酒药”是无法达到在体内“分解酒精”这种功能的。而大量不当饮用各类“解酒饮料”还有可能加速部分人酒后脱水的症状,给身体带来更大损害。

            误区四:喝酒后大约经过2到4个小时,身体里的酒精就会被转化和排出了,那我喝过酒之后睡一觉起来就没事了,这个时候再开车就不会被查出酒驾。持有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些人认为喝酒后经过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时间,使用吹气式的酒精测试仪就应该检测不出酒精了。而事实上,饮酒后多长时间驾车是安全的呢?乙醇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表明,酒精完全排出的时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很难划定一个标准的醒酒安全期。有实验显示,饮用50ml乙醇,大部分人在距离饮酒8小时后血液中就检测不出乙醇了。那么,这是否说明在前一晚饮酒之后,第二天开车就是安全的,不会存在酒后驾驶甚至是醉酒驾驶的可能性呢?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有很多因醉酒驾驶而被以危险驾驶罪处罚的案例,驾驶人就是在中午饮酒之后到了晚上才开车,还有些是前一晚饮酒,到了第二天早晨或上午才开车,却还是被查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严重高于醉酒驾驶的标准。所以,在这一点上也不可掉以轻心,如果前一天饮酒较多或者饮酒的时间较晚的话,第二天尽量也不要开车,给身体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分解和排出酒精。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远离酒驾。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